学生工作形式研判—《寒假心理安全教育》
发布人:阳小明  发布时间:2021-01-25   动态浏览次数:108 


学生工作形势研判

              

             学生工作部(处)主办                 202114


寒假心理安全教育


引言:寒假即将来临,为引导我校学生积极适应寒假生活,保障学生假期心理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学工处心理咨询中心特撰写学生工作形势研判——《寒假心理安全教育》,请各学院学生工作人员、辅导员认真阅读学习,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积极开展假期心理安全教育宣传,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促进学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平安愉快地度过寒假。

  1. 疫情防护期的“心理战”

寒假将至,新冠肺炎的抗疫形势依旧严峻,而目前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寒假期间,同学们可能面临不能外出游玩享受春节的喜庆,时间一长,随之而来可能出现情绪、行为、生理或者心理的一系列状况,如果你出现了上述情况请不要过分焦虑和担忧。一方面要察觉和接纳自己因为环境变化导致的情绪变化,与自己的负性情绪和平共处,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宣泄情绪、寻求社会支持,还可以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却在平时没有时间做的事(学做菜、做手工、练字等);可以安静下来阅读一本书、看电影、刷剧等。另一方面,要不断从思维和行动上去寻找解决和应对问题的策略,比如:写日记、制定相关假期计划并努力提醒自己完成;如果寒假在家,你感到自己的焦虑与恐慌情绪比较难以排解,每天的生活状态受到了影响,甚至出现了心理危机,就要引起重视,在积极自我排解的同时,也要学会向家人、朋友、辅导员、班主任、心理老师或者专业的心理医生等求助。

二、假期回归原生家庭,警惕“亲子冲突”及“分离焦虑”

寒假期间,在家长时间与父母相处会因为“过度亲近”而引发亲子矛盾,存在典型的“三天小宝贝”现象,时间越长,尤其是在控制力强的家庭氛围里,大学生独特的心理自主意识与“控制型”父母之间产生各种心理冲突,激化亲子矛盾。当遇到心理冲突的时候,趁着这个时间放下手机和父母家人聊聊天,增进情感,积极的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同龄人之间容易沟通理解,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难题,你还可以通过电话、QQ、微信等渠道与同学、朋友、亲戚寻求帮助,甚至是专业老师的帮助。

、做好假期时间规划,缓解学习或就业焦虑

寒假期间,期末考试成绩会陆续出来,部分存在学习困难或追求完美的同学会因挂科或成绩不佳而引发心理压力、焦虑、愧疚等。对此,同学们要正确看待考试成绩,一次的考试不佳并不意味着失败,即使是挂科了,大家寒假做好时间规划,积极准备复习,下学期争取补考通过即可。

对于毕业生来说,疫情期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就业困难面前,产生较大的压力反应就业焦虑,尤其是那些参加了考研的同学,如果在假期期间得知自己的考研成绩不理想,必然会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就业焦虑,甚至会感觉自己的人生没有了希望,但是同学们要转变这种不合理的观念,考研失败是会让人很难受,但这从来不意味着你的人生就失败了,你还有春招的机会,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寒假,规划好时间来准备简历、笔试、面试等,就还有上岸的机会。抑或是,寒假先好好准备毕业论文,顺利毕业之后还有机会可以准备二战考研。总之,寒假期间,同学们多多少少会有各种焦虑和压力,但若只是焦虑而没有行动,那只会让自己在焦虑的漩涡中难以自拔,你需要的是具体的规划,制定目标,列出具体计划,努力做下去,坚持下去,因为行动才是缓解焦虑的最好良药。

四、冬春季节交替,警惕“季节性抑郁

季节性抑郁症又叫季节情绪失调症,是抑郁症的一种,每年同一时间发作,常为秋末冬初开始,春末夏初结束。季节性抑郁症会有抑郁症的一般“三低”症状,如:情绪低落、焦虑、易激惹、兴趣降低、社交行动迟缓退缩等;还有一些其他症状包括:嗜睡、精神萎靡、食欲旺盛、体重增加等。虽然季节性抑郁症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有理论表明:季节情绪失调症患者脑部传输信息的化学物质受阳光照射影响变化,由于冬季阳光照射时间短,调节心情睡眠及性激素的生物钟运动缓慢,导致情绪不高、行动降低等。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正处于成人早期发展阶段,此阶段为各种情绪性心理疾患的高发时期,加上时值冬春季节交替,并且受到社会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的影响,更应提高警惕积极应对情绪性心理疾患的困扰,在遵守疫情防控的原则下,多锻炼、多学习、多交友交流。

据相关研究表明,普通高校每学期末和学期均为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发期,大学生容易受到阶段性压力的影响,激发潜在的心理冲突。我们都知道,心理健康是动态变化的过程,而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因此,在季节交替、学期结束和新学期开始等特殊时期要密切关注自身的情绪情感变化,当自身感到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焦虑、回避社交等心理和行为表现时,应时刻觉察自身情绪变化的规律。遵守疫情防控原则的前提下可以采取:找朋友交谈宣泄、阅读相关心理书籍或专业心理推文、学习掌握心理调节的基础知识等方式,提高心理抗挫折能力和一般性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能力。如果遇较强烈刺激性事件,自己通过以上方式均不能有效缓解时,应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和专业心理帮助。